联系我们 电子图书馆 加入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协会小程序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信息
英特尔为可编程芯片部门 Altera 遴选潜在买家,消息称已进入下一轮竞标
发布时间:2024-12-23        浏览次数:13        返回列表

随着芯片制程节点逐渐逼近1nm,经典的摩尔定律也开始逐步放缓。此时,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和密度,光靠提升工艺节点已不再现实。因此,以先进封装技术为基础的Chiplet技术,成为进一步提升芯片计算密度和性能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戈登·摩尔书写摩尔定律时,也曾预言过“小芯片”会成为彻底改变半导体的一项技术。


在生成式AI爆火的如今,算力已经很难追赶AI的需求量,这种情况下,Chiplet就更为关键了。尤其在最近,UCIe(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正式发布2.0规范。


对国内公司来说,Chiplet是一个新机遇。在12月11~12日举办的上海集成电路2024年度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十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4)媒体采访环节,奎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唐睿就Chiplet和UCIe当前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奎芯科技的接口IP和Chiplet的产品和优势。


UCIe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在ICCAD 2024的IP与IC设计服务论坛上,唐睿在题为“IP与Chiplet 驱动AI时代的算力革命”的演讲中表示,当前AI计算模型的规模已攀升至万亿参数级别,如Google的Gemini Pro(1.5万亿参数)、GPT-4(1万亿参数)和Claude 3 Opus(2万亿参数)。然而,当前AI计算芯片正在面临“内存容量、互联带宽和算力性能” 三大核心瓶颈。基于UCIe标准的Chiplet技术正在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image.png


他指出,通过UCIe技术,Die与Die之间可以实现高效互联,同时实现HBM颗粒与主芯片的解耦、LPDDR带宽扩展以及Serdes模块或者Optical Chiplet模块的无缝对接。这一技术为系统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助力AI芯片在多变的应用场景中实现性能提升。



在媒体采访环节,谈及Chiplet和UCIe发展,唐睿表示,当初2022年左右UCIe标准刚出来时,他和几个业界朋友一致认为这是近几年最重要的标准。但从推出两三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暂时没有达到预期。因为不同公司的IP间依然很难做到互联互通,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从产业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开放生态,但如果是已经购买UCIe IP的公司,有利于形成自己的闭环生态。


所以说,UCIe在演进过程中,未来一定需要在自己设计IP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各种不同层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最新的UCIe 2.0标准中,一大亮点就是支持3D封装,显著提升带宽密度和功率效率。对此,唐睿表示,从2.5D到3D甚至是3.5D封装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即便是2.5D封装技术中国的各方面技术实力依然略显不足,所以现在整个业界包括奎芯科技,IP主要还是围绕2D和2.5D封装实现。


灵活完备的UCIe IP方案


近年来,奎芯科技不断拓展高速接口类IP产品,涵盖UCIe、LPDDR、HBM和PCIe等,形成了灵活的Chiplet产品方案。目前,奎芯科技比较强调两个产品:


首先,M2LINK作为奎芯科技科技的最新技术成果,包含三种Chiplet方案:C2IO,与串型总线接口相联;C2M,与内存总线相连;以及C2C,实现计算Die之间的互联。该方案具有三点优势:一是降低了主芯片的成本,通过节省HBM PHY IP的面积,使得SoC设计更加灵活,从而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二是降低了封装成本,无需整体使用昂贵的Si Interposer封装;三是有效提升内存容量与带宽,计算Die通过2D标准封装,连接更多的HBM颗粒,从而满足AI大模型对内存的需求。



其次,今年奎芯科技的ML100 IO Die完成了两个商业闭环的落地,这个产品目前主要解决从UCIe到HBM的连接,凭借HBM3内存子系统的高速接口,最大带宽819.2GB/s,支持6400 Mbps的传输速率,遵循标准HBM3 JESD238协议,满足了人工智能应用对高带宽和低功耗的严格需求,并为AI技术的未来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从产品角度来看,奎芯科技的产品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唐睿在采访中表示,奎芯科技UCIe在6nm和12nm等多个制程节点上已完成了16Gbps及32Gbps两个速度的标准IP,同时这个速率在标准封装上实现,这要比在先进封装上实现难得多,因为信道在标准封装上更差。


谈及奎芯科技在Chiplet和UCIe产品上的优势时,唐睿表示,一方面,奎芯科技的UCIe IP能够为客户提供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一些 Chiplet IO die客户不光用了UCIe IP实现自己同质芯片的互连,也利用奎芯科技的IO die做了一些接口转换;另一方面,奎芯科技的UCIe IP具备一定完整性,比如拥有配套的Chiplet。


在国产替代变局中带来价值


在扑朔迷离的地缘政治下,国产替代成了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对此,唐睿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表示,从工程师和架构师角度来看,为了对产品负责,第一选择一定是最成熟、最熟悉的EDA或者IP,而不只是去选择国产EDA或IP产品。所以,对于国内厂商来说,一定要找到自己产品的定位。国产替代并非简单的替换,二是要在变局中带来价值。


从奎芯科技的角度来看,Chiplet就是变局之一。目前,国外公司也没有走得很靠前,同时主要围绕5nm~3nm区间进行创新。而国内因为制程受限,所以可能要把天花板压低一些,在12nm~7nm区间就要用Chiplet实现,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功能叠加,还是异构集成,国内需要走一些其他创新的路,这样才会让用户优先考虑国内的方案。


从技术支持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国内的上游公司,还是奎芯科技,支持力度都比海外巨头好得多。比如说,奎芯科技的AE基本上都是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目前,奎芯科技在三个交叉赛道上都属于早期阶段,一是AI对芯片的要求,二是Chiplet的发展,三是芯片的国产化,所以我们会继续打磨好自己的产品,未来可期。”唐睿在采访的最后如是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