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子图书馆 加入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协会小程序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外贸预警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入市”之路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09-08-11        浏览次数:29        返回列表

美方将切实考虑中方关切,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是我国政府5日公布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的一句话。     

      “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方的承诺给多年来中美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带来了曙光,不过,笔者以为对于美方的承诺不可过于乐观,在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频繁抬头的时候,中国的入市之路依然艰难。     

      今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多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特别是6月下旬,在不到10天内,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连发3两反调查。这也反映了美国部分利益集团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如果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奇迹令世人瞩目。中国已属市场经济国家,早是事实,无须争辩。然而,何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未予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呢?笔者以为,一个是西方的偏见,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利益。     

      2002年,美国与欧盟突然先后承认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当时的俄罗斯,垄断和寡头已是俄罗斯经济的显著特征,政府给国企大量的补贴和特殊优惠待遇。在经济的自由度和市场化方面,其远远不如2002年的中国。     

      那么美国和欧盟何以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一个方面是当时国际战略背景下的政治原因,因为过去10余年,俄罗斯基本上是按照西方开出的药方进行痛苦的制度变革;另一方面的原因还是利益,因为俄罗斯出口到西方的商品相对较少,且多数是稀缺大宗商品,而中国则不同。     

      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从农产品、纺织品、家电到机械产品与旅游消费,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在丰富美国民众的消费选择和提高美国民众的消费性价比的同时,也确实给美国部分行业带了一定的冲击。     

      于是,近年来,美国关于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而反倾销调查打的王牌就是非市场经济地位,因为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中国等10多个被美国和欧盟视为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遭遇反倾销的可能往往更大。因为在判断这些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商品出口价格是否公平时,西方政府可忽视这些国家生产商的实际生产成本数据,而是参照其它地方生产者的成本数据来估算。     

      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而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就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在这种情况下,非市场经济地位往往成了反倾销的帮凶     

      美国的部分利益集团对这个帮凶情有独钟,他们觉得非市场经济地位可以保护美国国内市场不受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从而维护美国企业的利益,这个非市场经济地位防火墙无论如何也要维持下去。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往往会因小失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美国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尤其是对于美国的普通消费者而言。而且中美经济的互相补充和相互依存程度在不断加强,双方加强合作对谁都有利,而不是在这里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贸易。   

      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恐怕尚需经过美国国会的审议,要想改变美国部分利益集团的狭隘观念,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利益集团在国会上的异议和反对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的情况下,反倾销风靡一时,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壁垒等新型经贸限制又层出不穷,这使得让美国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更显艰难。     

      尽管有美国政府作出了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