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子图书馆 加入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协会小程序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外贸预警
日本专家:中国维持自身经济稳定发展是对世界最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2-06-18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会议即将于当地时间6月18日至19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洛斯卡沃斯举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以及二十国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向,也一直为海外媒体所广泛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本月7日宣布自2008年以来首次降息之后,一些海外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发表了积极评论。  

    现年58岁的杉浦哲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目前在瑞穗综合研究所任副理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谈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他表示对中国在近30年里长期保持的经济高速增长感到非常惊讶并且印象深刻。杉浦指出,综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通过引进海外技术进行自主研发、以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与日本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但是中国的高速增长期却远远超过日本。他说:“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0年就结束了,而中国却把这持续了30年。虽然这也缘于中国经济本身具有很大的潜力,规模大且能力高,但我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了中国经济可以长期保持增长。比如,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应对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我想这正是政策的利好与民间企业经营者们的出色努力的一大体现。用一句话来讲,很让人羡慕。”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衍生出了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等各种问题。杉浦表示,如何在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收入平衡,全世界都在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即便是日美这样的发达国家至今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对策。但杉浦指出,这些并不是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问题,贫富差距可以通过发展经济与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来逐渐缩小,而环境问题也是可以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  

    杉浦哲郎表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会说,那么就下调经济增长率。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中国的经济必须要持续增长下去,不应该叫停经济增长,而是应该考虑怎样促进环保技术的开发。这样,就会有很多新技术应运而生,从而产生新的市场,进而刺激消费。如果能够打造这样一种模式,那么环境污染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想环境问题是完全可以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当然,我想中国也正在为此而努力。”       

    杉浦指出,比起这些问题,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苦于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也与日本的现状有几分相似。  

    杉浦哲郎说:“日本也是这样,到1980年前半段为止一直以出口为主导促进经济增长,打造了强大的日本产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又开始提出了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结果导致了泡沫经济崩溃的失败,出口主导型经济也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于是,在世界经济减缓后,日本经济也变得非常地脆弱。所以人们常说中国也必须将经济发展模式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我想中国人对此也早已有所意识,但应该怎么转,要花多长时间去转,这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从日本的经验来将,我觉得这是一个当务之急。”  

    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对于中国经济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杉浦表示,从贸易关系与产品供应链的角度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地区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十分深入,这也许比一些数字所表现出来的要更具影响力。杉浦还指出,“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后,世界经济大受打击,中国出台了斥资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刺激金融市场,事实上拯救了世界经济。中国采取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政策,对中国本身当然是有益的。我想,中国维持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来说便是最大的贡献。”  

    在贸易领域,推进地区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杉浦指出,中国有能力,并且也应努力成为地区贸易自由化的主导者。  

    杉浦哲郎表示:“我想,现阶段要实现世界一体化的自由贸易是不大可能的。但如果是作为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第一步、第二步的话,那么中国来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亚洲的贸易自由化,日本和韩国也会加入进来。现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还很严重,这样一来也就能够有所缓解。我想,中国是有能力来发挥这一重要作用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