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子图书馆 加入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协会小程序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外贸预警
外贸反弹温和“保十”压力尚存
发布时间:2012-07-11        浏览次数:34        返回列表
    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外贸出现温和反弹。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认为,上半年外贸情况属于低位反弹,下半年预期并不乐观,“保十”尚未成功,仍须努力。

    7月10日,海关总署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国家进出口有关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指出,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呈现低位回稳态势。但谈及年内保十目标时,郑跃声则直言,“在经过艰苦努力之后,我国全年对外贸易可望实现10%增长这一预定的目标。”“艰苦努力”、“可望”等郑跃生用到的措辞,难免令人感觉到全年外贸保十的压力。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也认为,国际市场萎靡以及国内市场成本等压力确实令全年进出口增长10%不乐观,后期仍须努力。

    出口好于进口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扩大56.4%。

    6月进出口总值为3286.9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出口1802.1亿美元,增长11.3%;进口1484.8亿美元,增长6.3%;贸易顺差317.3亿美元,扩大42.9%。“从5月和6月外贸数据看,出口有改善,进口仍疲弱,出口好于进口。”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战略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向记者表示,“对美出口有亮色”。

    根据海关数据,对欧盟、日本传统市场贸易增速几乎停滞,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平稳。

    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678.2亿美元,微增0.7%;对日本进出口1620亿美元,下降0.2%;对美国进出口2311.2亿美元,增长11.9%。欧美日传统市场占我国出口比重为42.1%,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出口1630.6亿美元,下降0.8%;对美国出口1653.2亿美元,增长13.6%,美国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上半年双边贸易总值为1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9.7%。同期对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的出口增速均高于同期总体出口增速。

    此外,出口好于进口也造成了上半年贸易顺差大幅增加。郑跃声认为外贸出口低位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回落、内需放缓,使进口增长明显慢于出口增长,再叠加上去年上半年贸易基数偏低的因素,今年上半年顺差增加的幅度较大。

    但他指出从顺差与外贸总值的比例来看,今年上半年689.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规模并不算太高。从2009年到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9%、6.2%和4.3%,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这一比值更是下降到3.7%。

    内需放缓拖进口

    郑跃声认为中国经济减速回落、内需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抑制了进口。

    据悉,中国月度进口价格自去年8月开始逐月回落,今年1月、2月回落到7%和5.4%,3月份同比持平,4~6月则分别下跌了0.2%、1.1%和1%。

    进口原油月度价格涨幅从去年8月的49.6%逐月回落到今年6月的0.8%;铁矿砂从去年8月上涨23.8%下滑到今年6月下跌17.3%;棉花从去年4月上涨80.3%下滑到今年6月下跌24.8%。

    但郑跃声说,进口商品结构出现良性变动,能源、资源产品和消费品进口出现快速增长。

    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1.4亿吨,同比增加11%;铁矿石3.7亿吨,增加9.7%;煤炭1.4亿吨,增加65.9%;铜250.2万吨,增加47%;铝61.4万吨,增加33.3%。同时,消费品进口达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增速高于总体增速18.9个百分点。“国内外双重因素作用,再加上国内投资难,全年出口有可能达到10%,但进口有可能达不到两位数增长。”何伟文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