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子图书馆 加入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协会小程序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信息
电子制造面临真空 研发不足或致神话破灭
发布时间:2013-01-25        浏览次数:10        返回列表
2012年12月10日,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对外宣布,将把Mac计算机生产回迁至美国本土,整个计划将耗资1亿美元。为什么苹果会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将生产基地挖回老家呢?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计划也有极大的影响。根据苹果2011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市值,已经相当于当年瑞士整个国家的GDP值。而瑞士GDP在2011年排名全球第19位。 苹果的举动 似乎也暗示着什么 其实,已经不需要暗示了。美国在2012年初,已经很明确的表示,要“制造业回流”。而“重振制造业”也在已频频出现在欧美各国的媒体上。 上世纪90年代,苹果的产品,大多数在本土设计和生产。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开始建立的时候,苹果才将生产线逐步转移。当初是因为中国以及亚太地区有着不断扩张的工业基础,有着想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致富的充足劳动力。这样,中国便成为了苹果以及各种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电子、汽车、食品、化妆品,日化等等等等,几乎你可以想到和用到的产品,都争相来到中国,建立自己的“地盘”。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无数的工位岗位等待着年轻人们,巨量的外汇被这些勤劳的双手换取过来。 对于苹果来说,中国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美国,一个熟练工人的周薪大约600美元,人力成本,占据了欧美公司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把工厂搬到中国来,中国工人的周薪会大幅下降到90美元。并且,在制造环节的许多问题都不再困扰公司,比如说排污,比如说原料运输,还比如员工的福利。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放掉。可以说,苹果如此快速的财富积累,与无数双廉价的中国人双手,有着极强的联系。 那么,苹果为什么走,似乎当年争相抢夺的“中国制造”,已经失去了价值和吸引力。事实上,也大抵如此。现在,中国人力成本优势已大幅减退,而物流和质量问题更加凸显。目前在广东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人力不仅仅是涨工资,法律保障下的社保更加完善,也让企业成本随之上升。楼市繁荣则让企业房租成本上涨。此外,和当地的一些港商、台商交流不难发现,现在的工人除了问工资多少之外,常常会问有没有加班,“如果没有加班,扭头就走了”。加班工资通常在正常工资的1.5到2.8倍,工人希望多挣钱,但对于来料加工,需要大量加班的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这样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出现,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利用人口红利来赚钱的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高企的基尼系数,更是刺激着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品质,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上,也将收入倍增明确写入了发展目标当中。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工费用将会越来越高。 而与此同时,美国则发布各项新政,鼓励企业回归本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也明确的意识到了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也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策略。美国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这样看来,我们就能找到一条未来发展的清晰脉络:随着制造业回迁,中国的电子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并且这次挑战比起国际经济颓势更加严峻!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不可否认,中国电子行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我们回头来看的时候,这极大的进步,有多少实在的硬货?如果这些外企撤走,中国制造可以独自站稳吗?借用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的话说:中国有自主产权的企业寥若晨星。当然,他的话是在2010年说的。2年后,这些晨星又增长了多少还无法确定。但是,这样的趋势,将会让中国多年的增长神话濒临破灭。 人类在18世纪末用机器代替手工作业,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20世纪初期,流水线的出现,让第二次工业革命如潮涌来。而以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数字化和新材料的应用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变化斐然。可是却没有走在前端。当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我们看看国内企业的现状,似乎还在进行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特别是民营企业受困于资金等因素,研发投入更是偏低,应尽快完善不利产业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用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升级。这不是某个企业,某个企业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结构进行积极调整。过程很艰难,却无法回避。
友情链接